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

太極拳讓七六之齡的我,照顧病人月逾未心交力瘁!

台中班堯自衛
        跟著老師練道家傳統太極拳六年餘,當初只是興趣,也是作為退休生活的養生活動。雖說有些功法及身體益處的心得,並未有多所期待。想不到上(二)月內人開刀,在醫院照顧她一個月,才發現左家功法的大用,大用處謹述於後:

一、大凡照顧過病人的人都知道,照顧者每天都處在病人病情變化的壓力下,睡眠是零碎的,繁雜的事不勝枚舉,這些事在在都消耗你的體力,大概只能用心交力瘁形容。所以當長照社工家訪時,說我看起來不似七六之齡的人,我甚感意外。一個月的操勞,顯然沒有留下痕跡。能撑過這一個多月的辛勞,只能說平日不間斷練習本門功夫培養出來的靱性與體力。這可以從另外二處可以証明:

1、在病房每天清晨只要有較長的空擋,我都會從基礎功到二氣迴旋練一遍,拳架因為空間限制只能打第一段,練完後都會覺得當天精神體力特别好。

2、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到教室上課,剛開始是會覺得體力有點不繼,但愈後面就感覺體力恢復了。二個小時的課下來,走路都感到輕鬆,不像白天在醫院走路有點僵硬。這二點可資証明左家功法是可以培養體力,日積月累就厚植體力了。

二、養丹的妙用,因為休息時間是零碎不可預期,所以我就多做養丹,即使短短幾分鐘也都有很好的休息效果。

三、照顧病人常需彎腰,以致於常感腰背僵直,上課時就教於老師如何解決,老師教我們多做八彎內氣通九竅,並當場示範做法,做完果然腰背輕鬆多了,下課走到停車場覺得全身輕靈,自此在病房只要有彎腰做事,接著就做八彎通九竅,腰背就輕鬆多了!

        這次照顧內人的經驗,分享給大家參考,希望有助於想改善自己身體狀況的有緣人,加入「道家傳統太極拳」的行列!

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

「心齋」一扣,「奇穴」會如心跳一般的跳動,代表此時,心跳已慢慢轉移!

     「心齋」是本門太極拳第一次上課必講的心法,因係左祖師萊蓬所傳,也是獨有的傳授內功。一般太極拳都會傳授拳架,若論及內功,會以呼吸做為主要方法,但本門在講「心齋」時,都會要求腦袋不要有任何想法,只要放鬆就好,除睡覺時怕導陰接陽引起觸電做惡夢,不可練之外,其餘時間都可練。為印證扣心齋引起不同狀況,因此會以兩人一組,互相幫助做各種扣「心齋」呈現的效果。

        如以ㄧ呼ㄧ吸自認有感覺的方式扣「心齋」,另一人放在練習者頭頂,會感覺熱氣,但不均勻且會混亂,是「獨陽」,不是陰陽調和的現象。若心不想事情,也不要管呼吸,頭頂則會微溫且均勻,則是「陰極生陽,陽極生陽,陰陽相濟的太極」!而這種「炁」就是我們追求的「無色、無味、無相」的「純炁功太極拳」!

         另外「純道家太極拳」追求養生的秘訣就是,將身體的各部器官,放慢步調,延長壽命。「心齋」雙手相扣之後,稍微沈澱一下,輕壓的「奇穴」會如心跳一般的跳動,代表此時,心跳已慢慢轉移。本影片即是驗證,原本心跳八十二下,慢慢減到七十二下,代表練內功的功效。據研究較低的心率意味著心臟不太可能過度勞累,這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受傷的風險。希望大家珍惜好的東西,要如鄭曼青師爺說的「貨賣識家」,不要把他當成糞土!


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

有力不出力就是如何不讓「腕關」、「手肘」、「肩膀」出力!

 


        學習太極拳到最後的階段都會互相玩玩發勁,但如果基礎沒有紮實,碰到有意測試的人,很容易以本能的力量發勁,如靠手,或腰部。

        以前上課強調太極拳就是要「鬆」,如何「鬆」鄭師爺說「有力不出力」,如何做到就是不讓「腕關」、「手肘」、「肩膀」出力,這是先師在「太極拳道幾」書上述及「太極拳的鬆與定」「體鬆」提到⋯1.有形:將身上三把鎖打開—腕、肘、胯。手不鬆在腕,肩不鬆在肘,身不鬆在胯。而先師剛開始與鄭師爺學拳時,被要求先師擺左掤定勢後,測試先師有沒有鬆,如不鬆就用食、中、無名指三指打先師的腕關,同時說:「還是一身牛勁!」事後先師才知道,鬆不鬆,腕關是第一關。

        因此要鬆,需讓「腕關」、「手肘」、「肩膀」本能出力的習慣改掉,遵照拳經所說「其根在腳,發與腿,主宰於腰,行於手指」規定,養成實腳軸心的旋轉,帶動全身的「移位」、「旋轉」習慣,才能做到整套拳架「平整均勻」。習慣養成了,當互相玩發勁或遇到真的實戰了,都是藉由實腳軸心的旋轉,以陰陽之勁將對方離地而起,而不是推來推去,互比力量大小,將太極拳的偉大兒戲話了!

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

金蛇年開工,大家拜年互道恭喜!

        金蛇年假結束,本週開工,大家拜年互道恭喜,有學員反應:「過年期間有在家練拳,但長達九天的假期,練拳期間容易受到影響,效果較差,不像上課時間專注,才上一小時,感覺精神狀態好很多!」
        以往跟大家建議,每星期一晚上儘量排時間來上課,即使再忙,距離下課僅半小時,也要排除萬難,趕來上課。目的就是本門是「人文拳」,以黃老學說為主,強調「反者道之動」,不是在「招式」熟悉度,而是「有力不出力」的「鬆」,這種違反常理,需長時間的修鍊的太極拳,一定要在思維、動作徹底解決,才能掌握精髓,這次的長假,在家練習,效果較差,就是最好的體驗!


 

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

練習摟膝拗步過程,發現「手」容易出力,因此需透過第三者協助,不讓肩膀動!

         本門能擁有眾多的學習者,是因為鄭曼青師爺在抗爭期間,能以瘦小身材,輕易將高大的外國軍人連根拔起。先師去日本與自衛隊成員過招,沒有輸過。都是以太極拳力小勝力大的原理佔上風。

           因此學習者莫不以能「發勁」為最高目標,但練習過程要注意不是將對方推開或推倒,或衝撞。而是要連根拔起,這功夫須在最基礎的「拳架」養成「由下而上」、「不動手」、「平整均勻」的習慣,故符合要求非短時間能達到,一定要耐得住改「動手」、「由上而下」的習慣,「發勁」練習才會輕而易舉!

         本影片以「摟膝拗步」示範,主要以往用正面發勁,身體很容易往前衝,犯上半身先動的毛病,因此改以側面站的方式,較能保持身體不會往前衝的習慣。但在練習過程,發現「手」容易出力,因此需透過第三者協助,不讓肩膀動,也就是以往常說的「形不變炁變」才能掌握「發勁」的特性!

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

113年台中班聚餐!

  

      台中班年終聚餐於1月7日晚間在北屯「柴火」餐廳舉辦,聚餐好處就是「心中疑問,馬上面對面討論」。部分學員認為:

一、原本對「左家功法」的「似有似無」,很有抱握,但經過多年的挫折磨練,才慢慢知道,沒有所謂的「絕對」,只有「相對」。

二、「將動作做得很對」其實是「把姿勢擺出來」而不是「由內而外」由炁來詮釋。

三、比以前能掌握重點,不會抓不到,練起來較有方向。

四、看別的師兄姐練拳,也知道是否「由下而上」、「不動手」練對與錯!

大家的拳理,顯然比以前更清楚,這是可喜現象,拳理通,絕對不會走冤枉路!
















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

元亨道家傳統太極拳社台中班114/03/03招生訊息!


 預防醫學太極拳課程招生

一、根據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,65歲以上老人過去一年曾跌倒比例為1/6。為了讓長者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,有助於降低早逝、慢性病所造成的失能,學習太極拳能增加社會參與、降低醫療與照顧的成本等。
二、「道家傳統太極拳」主修鍊借天地的炁,讓本身不好的炁回歸天地達延緩老化、保持青春預防失智!
另外對有心悸、胸悶、憂鬱、五十肩、肩膀腰痠、睡不好、運動舊傷、耳鳴手腳冰冷、等問題者也有一定療效。歡迎報名參加道家傳統太極拳!
三、研習內容:
1「太極運動十三式」以道家太極拳為主幹、加易筋經、八段錦、五禽戲、養身二十四法為輔。
2、學習鄭曼青師爺晚年所授「道家傳統太極拳」,包含釋儒道三教精華,修煉心性和真炁,為無色無味的純炁功、腳先動手後動的純先天、拆開練的純道家!
二、開課地點:台中市旅順278 「全聯福利中心」三樓 (民俗公園斜對面)
四、開課時間:114年03月03日〈星期一〉晚上7點至 9 
五、課   別:十二週一期〈 每週一授課〉
六、報名聯絡:范先生0920-539569 謝老師0910565519